乌未来怎么生存? 俄外长甩锅泽连斯基
拉夫罗夫谈到乌克兰拥有生存权的条件时指出,乌克兰有生存权,前提是它要放过那些在2014年、2022年新俄罗斯、顿巴斯和克里米亚公投中,认定自己属于俄罗斯文化的人——这些人被乌克兰称为“恐怖分子”。然而,通过政变上台的政府却将摧毁一切俄罗斯文化作为首要任务,这是
拉夫罗夫谈到乌克兰拥有生存权的条件时指出,乌克兰有生存权,前提是它要放过那些在2014年、2022年新俄罗斯、顿巴斯和克里米亚公投中,认定自己属于俄罗斯文化的人——这些人被乌克兰称为“恐怖分子”。然而,通过政变上台的政府却将摧毁一切俄罗斯文化作为首要任务,这是
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24日说,所谓俄罗斯与乌克兰领导人会晤的议程根本没有准备好,俄方建议先提高俄乌谈判代表团的级别,讨论涉及人道主义、军事和政治方面的问题。
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Sergei Lavrov)近日接受访问时,提出乌克兰和平的条件,同时矛头直指欧洲领袖,指控他们根本不想要和平,反而是美国总统川普(Donald Trump)在努力推动谈判。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当地时间23日说,乌克兰已准备好采取措施实现和平,但乌方对近日俄方释放的信号持审慎态度。乌克兰外交部官员此前一天称,泽连斯基愿意与俄罗斯总统普京讨论领土问题。
据新华社援引乌克兰总统网站8月24日消息,乌总统泽连斯基当天在首都基辅会见到访的加拿大总理卡尼,双方就防务、能源合作以及对乌安全保障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卡尼表示不排除向乌克兰派遣加拿大部队的可能性。
乌总统泽连斯基当天在首都基辅会见到访的加拿大总理卡尼,双方就防务、能源合作以及对乌安全保障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卡尼表示不排除向乌克兰派遣加拿大部队的可能性。
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24日说,所谓俄罗斯与乌克兰领导人会晤的议程根本没有准备好,俄方建议先提高俄乌谈判代表团的级别,讨论涉及人道主义、军事和政治方面的问题。
乌总统泽连斯基当天在首都基辅会见到访的加拿大总理卡尼,双方就防务、能源合作以及对乌安全保障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卡尼表示不排除向乌克兰派遣加拿大部队的可能性。
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在24日发布的采访视频中表示,西方国家和乌克兰试图破坏俄美两国总统制定的乌克兰问题谈判进程。
针对部分西方国家不久前称“不会与俄罗斯进行任何谈判”,现在又称如果谈判不举行或结果不如人意将再次对俄实施制裁,拉夫罗夫回应道:“他们只是在为阻止谈判找借口,同时想把责任甩给泽连斯基。”拉夫罗夫认为,这种行为意在破坏由俄美总统共同推动且已取得良好成果的冲突解决进
登机前现场安保等级高,车队一到就直接进入封闭区,这趟随行的,不是简单的外交助手。
根据美国白宫最新公布的日程,特朗普于华盛顿时间15日一早前往阿拉斯加州安克雷奇。俄罗斯方面则表示15日普京将先在俄远东地区马加丹州视察,随后前往安克雷奇。对于即将举行的“普特会”,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告诉媒体,在俄美总统会晤开始前,俄方不对会晤结果作任何猜测。
根据美国白宫最新公布的日程,特朗普于华盛顿时间15日一早前往阿拉斯加州安克雷奇。俄罗斯方面则表示15日普京将先在俄远东地区马加丹州视察,随后前往安克雷奇。对于即将举行的“普特会”,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告诉媒体,在俄美总统会晤开始前,俄方不对会晤结果作任何猜测。
拉夫罗夫当天在接受“俄罗斯24”电视频道直播时说,俄方立场明确,并有相关论据,俄方将在俄美总统会晤中阐明己方的明确立场。
据央视新闻,俄美总统会晤在即,“俄罗斯-24”电视频道8月15日播出了一段俄罗斯外交部长拉夫罗夫的采访片段。拉夫罗夫表示,俄方立场清晰明确,在同美方会晤时将阐述这一立场。他称,双方在美国总统特使威特科夫最近一次访俄时已取得不少进展,希望阿拉斯加会晤能继续有意义
8月4日播出的《这就是中国》中,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院长张维为分享了今年6月赴俄经历。他参与的“未来2050国际论坛”和圣彼得堡国际经济论坛,成为观察俄罗斯与世界互动、全球格局深层变化的重要窗口。
而就在这股火焰蔓延开来的时候,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突然发声:“有人正躲在印度背后点火。”这句不轻不重的话,像一颗石子扔进喜马拉雅的湖水里,激起三重涟漪。
《印度时报》、News 18网站5月16日报道,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称西方试图通过推进“印太战略”挑起中印冲突。在出席“莫斯科外交俱乐部”的一场文化外交活动中,拉夫罗夫指出,西方国家试图干涉亚太地区事务,挑拨中印矛盾。一方面,西方国家强行将“亚太”概念代之以“印
近期,俄罗斯方面察觉到了一股危险的暗流,并向中国发出了警示:西方势力正试图在亚洲地区挑起中印冲突,以此来实现其不可告人的战略目的。
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15日对外宣称,俄罗斯有个不好预感,提醒中国小心,西方想挑起中印冲突。俄外长表示根据俄罗斯方面消息,西方正将“亚太”改名为“印太”,方便他们实施下一步战略。西方国家“希望借此获得更多机会让我们伟大的朋友和邻居中印两国发生冲突”。